校友风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甲子北工院 > 校友风采
校友画家于鸿林:与京西山水的不解情缘 2013-05-02
校友画家于鸿林:与京西山水的不解情缘 2013-04-24 15:00:00    来源:校友理事会

 

于鸿林校友简介:

       于鸿林,字青山,男,1945年出生,北京人,国家一级美术师,1962年毕业于我院前身北京煤炭工业学校地质专业。现为全国总工会画家,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,北京山河画院副院长,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怪夫子甲骨文文化艺术中心高级书画师,中国书画协会理事,东方白马书画院一级画师,中国书画社研究员,北京水墨画研究会副会长,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书画部主任,三峡书画院画师,张家界诗书画院一级画师,中原书画院高级画师,世界禅佛书画协会、世界禅佛文化联谊会研究员、常务理事。

艺术之路:

       于鸿林自幼喜欢书画,参加工作后,长期从事工会宣传工作,和书画结下不解之缘。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与实践,在广泛吸取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精髓的基础上,博采众长,逐步形成了浓郁的京西山水画风格。

        其作品多次在报刊、杂志上发表,并在国内外展出,多幅作品被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新加坡、韩国及香港、台湾地区友人收藏。作品被载入《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词典》和《中国万岁书画金石家大词典》。

       1997年出版了《于鸿林画集》,1999年在北京举办了《于鸿林书画展》,2012年又出版了《于鸿林书画集》。

专家评价:

京西画家于鸿林
   王天禾
 

       画家于鸿林,本是学煤田地质的,年届花甲的他,却在砚池中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。他和煤一样的黑,在驽驽这两匹黑马中,他体味着人生与事业的艰辛,锤炼着亦文亦武两方面的才能。

       鸿林做人,从不盛气凌人,他的画亦如其人地蕴籍着儒雅、平和的心态。鸿林做事,从不潦草敷衍,他作画亦是如此,点划间充满着对大自然、对生活、对人生、对事业的虔诚。

       在高大了许多年,现在依然傲岸于新建楼群,俯瞰着长安街的全总工会大楼,略显阴凉潮湿的地下室里。鸿林带着从矿井下掘出的信念,开采着水墨画这座宝藏,朋友们称他为“地下工作者”。鸿林的信念与其成绩的基石是牢固的。是否得益于长期的“地下工作”吧?

       谈话中,鸿林从无“目空一切”的霸气”,也没有“开风立派”的狂气。有的是孜孜不倦的志气,任劳任怨的恒心。绘画,说不上给他带来什么实惠。砚中的墨却滋养着他爱生活、爱自然的向美之心。每当到山野、林间写生时,他便欢快得像个孩子。

       鸿林的画在构建自己艺术语言的过程中,悉心聆听大自然的教诲。他热爱京西的景色,一草一木、一山一石,都是他心中的画、心头的歌。我与他在表现题材上达到共识:不用展现名山大川,走进京西山区,可供表现的生活画卷,已足以使热爱生活的画家施展才华了。所以人称他为“京西画家于鸿林”。

于鸿林印象
     于海东

       中国画的魅力在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艺术发现与感受,从而将生活的真实演化为一个完美的艺术真实。这是我在走近于鸿林笔下的京西山水时所发现的一条入画之径。生于京西的于鸿林是我熟悉的一位中年画家,他先学地质专业,曾下过深深的矿井,如果说早年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和后来的艺术创作有什么相同之处,那就是他挖掘出的煤和挥洒在宣纸上的墨一样黑,脸颊被煤渣刺破流出的血和点染在梅花上的朱砂一般红……

      我喜欢于鸿林的京西山水画,那是他多年来辗转于京西丛山的寻美所得,点滴都是心血与汗水的交融。以一颗不平常心从寻常山水中求一已之画,求之亦难,为之亦难,更难得画家一片热爱故乡之情——“以京西山川写我风骨,以京西草木写我精神,以京西民风写我心态”。由此可见画家不凡画心。

       对一个画家影响最大的,正是最容易忽视的,也是最熟悉的生活本身。我很推崇他那种把生活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画家情感。徘徊在他的京西山水里,无彩不艳,无景不美。或是司空见惯的高矮山树,横横斜斜的大小山居,错落有致的嶙峋山石;或是宁静无声的野渡孤舟,流泻如绸的清泉白练,隐约绰绰的牧羊女……在无画处画出画来,令人想入非非。

       中国山水画虚易实难,尤难于大实之中见层次,然而于鸿林的京西山水画却画得十分饱满,往往是一纸之上层林如网,树冠似云,群峰壁立,巨岩挡目,看似极为写实,实是极费心机。他善于以美做构图和表现的出发点,因而少了一般山水画的虚张声势。特别是对层林尽染的强化,使得他的作品以色彩作为形象造型的手段外,也成为一种醒目的构图风格。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,正是于鸿林的艺术追求。

       有人说,以一种山水为创作之本,易于成形,难于变化。如果有谁见到于鸿林是如何在绝少人迹的京西山林独自攀援、苦苦寻觅的模样,就能理解为什么他的京西山水画山与山不同,水与水异色。他瘦而结实的身躯给人的感觉像京西的一块山石,被风吹散的乱发是他画里的另一种颜色。真心与山水为伍者,能解山情水趣。

      于鸿林画儿画得很苦。他的画室是全国总工会大楼一间宽敞的地下室,看上去更像一个挂满画的展室和摞满画的藏室。在不知时光变幻的地下画室里,他连年累月地画个不停,画了改,改了画,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画出了多少画。身处其中,我经常会产生出一种错觉,恍忽骤然掉进一口深不可测的煤井里,乌黑的煤层在一盏矿灯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心跳的光泽……

       生性不善言辞的他很少谈他的画。因此,每当我有机会读到他的新京西山水画作品,都依然能强烈地感到他的存在:一个对生活捧出真情的人,一个对艺术充满思索的人,一个在创作上孜孜不倦的人……我以为,一个好画家应是一个能够完整地画出自我的人,艺术是一种人生。

作品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