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友简介:
张铁甲,男,字克柔,号柔铁,三界堂主,北京市人,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。1986年毕业于北京煤炭工业学校(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)机电专业。现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工作局处长。
社会兼职: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书画协会副主席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,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,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、《国学》杂志社副理事长,北京清新书画院副院长。
艺术之路:
张铁甲自幼喜爱书法艺术。上世纪80年代初期,他偶然在京城书摊上看见一本李华锦以颜体为宗、成自家面貌的行草书唐诗字帖,顿时爱不释手。从此,他与书法艺术结下不解之缘。不管是他在校学习期间,还是后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教师、行政和企业管理、宣传等工作之余,一直甘于清贫寂寞,潜心研读古今中外文学及古典诗词、书法碑帖。在书法学习过程中,他有幸结识书法家王友谊先生,并问师于启功、沈鹏、李铎、刘艺、张荣庆等名家,得到了悉心点拨和指导,从正书入手,并在广泛吸取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精髓的基础上,勤奋研习、勇于探索,逐步地拓展出自己的个性化书风。
传统艺术的生命,既源于对历史与文化的坚守,也在于个性化的特色张扬。社会上很多的书画爱好者一般只注重观看书画作品的外表形式美感,而忽略欣赏书画艺术的内在个性化魅力。从张铁甲个性特征比较显明的系列书法作品里,可以领悟到他是在有意识地追求“文人书体”,将纯朴稚拙的书法艺术文化感悟凝聚笔端,轻重缓急、游刃有余,书写出一种“大智若愚”、自然张驰的稚拙字体,展现了“丹青臆造本无法”的怡然情趣。
在总结自己学习书法艺术的体会时,张铁甲说道:“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,名家辈出,群星璀璨。王羲之、张旭、怀素、颜真卿、黄庭坚、米芾、徐渭等等,碑与贴,民间书法,不一而论。在学习的初期,要先择取一家,专攻数年,渐似古人面貌。然后,杂习多体,兼容各貌,通过数年的积累,融入自我,入古出新。要做到写古有我,我书融古,书贵创新,人新我精,精至化境,才能迈向书法艺术成功的阶梯。”
张铁甲现兼任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,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副主席等多个书协团体职务。作品先后被中南海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、首都博物馆和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内外文化机构,以及萨马兰奇等国际友人和广大爱好者广为收藏。2005年被授予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书画家荣誉称号。在成绩面前,张铁甲更加执著地投入到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。他十分欣赏国学大师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引证宋词诗句,道出做学问成事业的三种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为其一;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为其二;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为其三。他深有感悟地说道:“人生追求境界,做人贵在境界,书法难于境界。这‘三境界’是我毕生追求的。缘于此,遂将陋室雅其名曰‘三界堂’。”他还自我调侃为“三八”干部,8小时工作,8小时睡觉,8小时情注书法。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环境中,像张铁甲这样持之以恒地追求书法艺术真谛的人难能可贵。祝愿他在今后漫长的书法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书法精品。
主要展览活动情况:
1998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北京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;
1999年参加中国美术馆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优秀作者作品联展;
2002年应邀参加第二届天津中国书法艺术节并举办个人展获优秀作品奖;
2004、2005年参加中韩书法家作品联展。
2005年参加北京著名中青年书法家36人书法联展《北京十月书法展》并入编作品集;参加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的“中华书画名家全国城市巡回展(北京站)”;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全国中青年书画精品展,并被全国书画院协会授予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书画家荣誉称号;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“三晋杯”首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大展、“冼夫人奖”全国书法大赛;参加中国产业文联、中国石油书协主办的“走进石油——产业(企业)书画家万里采风活动”,并参加书法汇报展览。
2006年参加中国书协、中国楹联学会、北京书协共同举办的“送欢乐 下基层”写春联慰问活动。由北京一画出版社出版《张铁甲书法集》;入展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国诗联书画精品展;入展第三次全国武训精神研讨会尊师重教书画大展。
2007年在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参加由北京市文联、爱家收藏等单位组织的“书画家写春联,免费赠送北京市民”文化公益活动;入展纪念人民艺术家老舍诞辰108周年《北京记忆》名家书画展;参加中国书画名家进万家延庆采风活动;作为特邀书法家参加“中国青年创新领袖俱乐部”青年企业家(CEO)财富创新文化沙龙活动;应邀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“2007第四届中国工艺品博览会”,并作为特邀嘉宾为获奖者颁奖,同时被组委会授予“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”称号,荣获“中国创造•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”奖。
2008年入展北京文联、北京书协举办的迎奥运第三届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篆刻精品展;入展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书画精品大展;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机关分赴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和美国、古巴文化考察团,作为国礼书写书法作品8件;2003年以来,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“冼夫人奖”、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、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、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、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、全国第五届书坛新人新作展,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;
参加北京书协举办的历届书法精品展;参加北京名人国际书画院举办的1-7届(截至目前)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;参加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举办的多年届展。
作品入编《中国书协会员年鉴》、《中国书画界领袖人物大词典》、《中国书画名家大师画典》、《中国书画名家精典》、《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(四开本)》、《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》、《中南海胜迹诗联书法作品集》、《华西村藏百名著名书法家作品集》、《中国城市年鉴》、《笔墨意象——“中国书画”杂志》创刊十周年书画作品集》等百余部典集;
书法作品及艺术简介分别在新华网书画频道名人堂、中央电视台网络书画频道、中国书法名家网、21世纪书画名家网、世纪名人书画网、中国书法家协会网、北京书法家协会网等众多知名网站做专题介绍。
书法论文曾发表于《书法报》、《书法导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中国书法》、《书法之友》、《书法》等专业报刊;《中国书法》、《中华名流(艺术专刊)》、《书画名家报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现代书画家报》、《书画产业报》、《经济信息报》、《经济》杂志、《中国防伪报道》等报刊曾作个人专题介绍;曾为新华社副社长何东君等多名书画家撰写评介文章。
热心公益事业,为青海、甘肃、安徽、内蒙古等希望工程、中国人权基金会、西部爱心书苑捐赠作品数十幅,2005年荣获安徽团省委、省文联主办的向希望工作捐赠活动并荣获“希望工程爱心金奖”。
作品被中南海、人民大会堂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、《人民画报社》、《经济日报》社、孔繁森纪念馆、荥阳博物馆、武训博物馆等博物馆和德国、法国、荷兰、卢森堡、意大利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、奥地利、俄罗斯、波兰、匈牙利、冰岛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香港以及萨马兰奇等国际友人及各界人士广为收藏。在瀚海、佳士得成功拍卖。
诸友评价:
秀逸闲静 翰墨风流
何东君
我和铁甲是忘年交。喜欢他的书法,喜欢他的文章,更喜欢他的为人。
铁甲有堂号曰“三界堂”,谓作书做事做人的三种境界,是他自勉自励自律的三种目标,概括得很好很精准。确实,他从内到外都透着三种境界的光彩。
铁甲的书法,真草隶篆,诸体俱佳。篆书古朴,隶书刚健,行草典雅,既富魏晋韵味,又有现代情调,把传统和创新揉在一起,拉近了古今时空的距离。铁甲的书法,秀逸闲静、风流倜傥。高谈若泉注,雅怀能海涵,令人超凡脱尘,返朴归真。
铁甲作文,追寻高远意境,推敲警辟词章,读之颂之,如闻钟磬,清越激扬;掩卷静思,似身濯清流,耳目一新。颇有抚琴听泉,驾龙观海之感。铁甲为人,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,勤奋刻苦,所以事业和书艺齐头并进,不断提升。尊老携幼,重友礼贤,因而友朋云集,美誉远播。朋辈皆云:铁甲忠厚笃诚,可交可托付也!当铁甲书法集付梓之时,写了以上文字,以示祝贺。
(作者系新华社原副社长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新华社书画院院长、《书法导报》社顾问)
书贵裹铁 品逸至甲
于恩东
铁甲兄是我的书法同道和挚友,与他交往数年,常常煮酒论道、谈天说地、甚是痛快。
痛快,也是铁甲书法风格的表现。观其作品,以魏晋为基调,以宋元明清为融会,笔墨又具有时代风貌。凸显了清逸闲适、风流倜傥的情趣。
细品铁甲书法,线条妍美、妍中见质;运笔自如、酣畅淋漓;收放有度、笔精墨妙。既有率真之美又有音律和诗意之韵,用笔、结体灵动自然、从容淡定古人云:字如其人。铁甲有燕赵侠士之风,为人真诚、做事洒脱。正如其斋号“三界堂”,追求大境界也。其书法字里行间磊磊落落、潇潇洒洒,使观者痛快畅快哉。
(作者: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、四方印社副社长)
简评铁甲君
洪亮
京城好友张铁甲君,工作之余以书法为乐雅。其行书风流潇洒、隶书朴拙野逸、篆书天趣横生,实乃真才子也。刘熙载《艺概》有云:“书者,如也。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,如其人而已”。此语良是。观铁甲君之书,知其学之广也,不仅饱觅诗书,更可贵之君以人事为书
以社会为书,以天地为书,熟读而活用之;观铁甲君之书,如其才之大也,不仅谙熟本职工作,而能处事干练,具有和协各方之能力;观铁甲君之书,知其志之坚也,数十年如一日,学而不厌,自得其乐。概而言之,观铁甲君之书,如其人也,为人热心、诚恳、豪侠、良友也。
(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)
临池感悟:
余痴情翰墨,二十载春秋寒暑不辍。初师王君友谊,远取古贤,业余苦耕,雅为至爱,会心于真草隶篆之间,乐此不疲。自嘲为“三八”干部,八小时工作,八小时睡觉,八小时书法。自号三界堂主,“三界”者,其三种境界也。一曰人生一世,贵在修德立身,志存高远,与时俱进,此人生一大境界也。二曰心诚天下,内不欺己,外不欺人;不愧父母,不愧兄弟,不愧妻子;不负上苍,不负生民,不负所学,此做人一大境界也。三曰书法之难,难于入门,难于精进;克刚克柔,可达化境,此书法一大境界也。
余于书法,崇尚简、朴、静。简者,不繁也,少牵丝盘绕,多笔断意连;朴者,不雕也,乃自然流露,不饰雕琢;静者,不躁也,乃安详有度,闲适平和。此三者,上下求索,内外兼修,左右驰骋,假以时日,必成逸格。启功先生曾有联语:“行文简浅显;做事诚平恒”。用此语识于书法,亦有同理,此谓之雅俗共赏。不然,故作高深,曲高和寡,似为阳春白雪,实则浅陋鄙俗。先贤论《学问》云:“理以心得为精,故当沉潜;事以典故为据,故当博洽”,书法乃寂寞之道,非潜心沉寂无以修行,非约收博取无以得真谛,非行大道无以至简,非博雅高识无以登堂奥也。
自信人生二百年,一事能狂便少年。乐道宽世界,盛世展雄风。心与书法同游,墨与时代齐舞,心手双畅,翰墨飞翔。诚哉斯言。
铁甲戊子小满后五日于三界堂灯下